人工智能在全球经济与科技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教育如何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冲击也日益备受关注。3月18日,在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年会经济峰会“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挑战与创新”分组会上,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主持,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校长李剑阁,美国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麦肯锡公司董事长、全球总裁鲍达民,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刘遵义,罗兰贝格管理咨询有限公司CEO常博逸就“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挑战与创新”话题进行了探讨。
教育仍要提倡终身学习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作为中外合作大学的校长,李剑阁认为,对于未来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学生,应该从入学第一天起,就要有应对科技飞跃发展和体制快速转型的思想准备。既要认真学好专业,又要广涉其他领域的知识。要提倡终身学习,要意识到未来产业转型变化剧烈,要做好在人生不同阶段职业转型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准备。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表示,有研究表明到本世纪中叶,人类40%的就业岗位将被机器所取代。作为高等教育机构,要帮助学生适应变化的世界,让他们成为新一轮生产力解放的创新者。
人工智能有利于教育创新发展
“当前进行的教育改革要紧紧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充分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突破、不迷信权威、不囿于成见的意识。”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院长李剑阁指出,中国应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充分借鉴以色列的教育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刘遵义表示,人工智能可以应用到从幼儿园到研究生的各个教育阶段。人工智能可以更好地发现每一个学生不同的需求,然后量身定制其所需要的教育。
“对于儿童教育,人工智能可以分析儿童有什么兴趣,并引发他们的兴趣。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做研究、做分析,而且可以使教育变得更有个性化的特点,当然这里面必须要包括人性的这种智能。”刘遵义说。
李剑阁认为,未来教育应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教育模式。将来,而SI不会对人类带来威胁,只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福利。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有限公司CEO常博逸表示,人工智能可以把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个性化、定制化设计,未来可能出现便携式的人工智能教室,为更多学生提供教育,提高教学质量,而且终身可以进行学习。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教学的内容和质量也会不断开发,不断发展。
麦肯锡公司董事长、全球总裁鲍达民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对教育行业的挑战是,如何让我们所教育的对象做好准备,适应未来的世界,关键就在于教育的周期要缩短,要尽快地推陈出新。
苏必德认为,人工智能时代,对于教育而言,不再是传输信息点或者知识点,而是让学习的人掌握学习的技能,或者是重新学习的技能、终身学习的技能。比如减少对内容的强调,加强人文教育。而且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更好地揭示人的应对能力,适应新趋势。因此,要改变传统教育的做法,把教育的重点从内容的传输方面转向让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这应该是未来教育的重点。
鲍达民表示,企业界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教育培训的工作当中承担更大的作用和角色,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不过,这是很难做的事情,具有挑战性。
甘肃技校 兰州技校 兰州技工学校 甘肃技工学校 兰州职业中专 甘肃职业中专
甘肃秦陇技工学校是一所专属甘肃省人社厅直接管理的全日制公办技工学校,联系电话:400-1001-865.学校QQ:2228276657,709915684,1356742130
学校地址:兰州新区秦川镇镇政府向北500米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