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两会的“部长通道”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作为首个接受记者提问的部长,就“传统文化教育”与“教育资源均衡”等热点话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在谈到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时,陈宝生指出,要把这项工作看成是一个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打底色的工程,要做好教材体系建设、拓展校园文化、加强研究和阐释、推进国际传播。陈宝生部长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论述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共鸣。《中国高等教育》官方微信、微博刊发了43位两会代表委员、高教界人士畅谈感想,许多代表委员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传统文化怎么进校园,陈宝生部长用“三句话四件事”指了一条通衢大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过多次深刻的论述,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陈宝生部长提出的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贯彻落实执行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的具体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血脉与灵魂。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永葆生机和活力,最重要的是因为有深厚的文化支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体现出强烈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陈宝生部长接受两会记者采访,重点围绕传统文化教育发表精辟观点,政治站位高,抓住了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核心问题,体现了自觉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表明了教育系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态度和努力方向。
学校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方向与实现路径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这是优秀传统文化“固本”“铸魂”“打底色”的环节之一,除了学校教育,还必须有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以及互联网教育;除了进课堂进教材,还要“进实践”。陈部长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指明了学校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方向和实现路径。
全国政协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何宪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发展的文化积淀,经过了历史和时间的检验,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陈宝生部长讲的三点中,第二点最重要。就是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融汇到教材体系中。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教育整个过程,最核心、最根本、最管用的,就是要体现在教材体系当中。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刘川生建议尽快出台《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和其他科目的国家课程一样,教育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对课程的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等做出规定。
连接课内课外,打造全方位的传统文化教育环境
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按照上述要求,实现陈宝生部长谈到的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还必须连接课内课外,打造全方位的传统文化教育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东南大学党委书记易红指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言传身教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会对学生接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传统文化修养的提升,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传统文化的课程教育对学生而言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在课堂之外,校园的整体文化氛围、学生文化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也对大学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学校应当连接课内课外,打造全方位的传统文化教育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认为,高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这一点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南方科技大学将逐步丰富通选课程,把传统国画、民族音乐等特色课程引入校园,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源远流长,在人文精神的浸润下成长。
北京北工大科技园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锋认为,优秀文化进校园很重要,优秀文化融入市场同样重要!如何打造一流的中国文创精品,如何让中国文创精品走向世界,这都需要也值得中国文化精英去研究和探索。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用市场无形之手去推动传统文化创新传播,将成为中国文创产业发展大势所趋和必由路径。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郑萼提出,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一是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做好价值引领,使之如春风一样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二是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方法,讲好校园故事,使之如阳光一样涤荡阴霾、滋养生命、导人向善。
北京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理事长铁铮谈到,覆盖,融汇,贯穿,陈宝生部长用这三个关键词,阐明了我国教育系统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方针和战略部署。陈部长特别强调推进国际传播。这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刚刚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目标的根本要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张小锋认为,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校园中落地生根?头绪多,任务重,令人有茫然无措之感。陈宝生部长用“三句话四件事”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准确地阐述了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深远意义、工作重点和方式步骤,可谓“一巧破千斤”,为学校教育如何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以往学校教育中的“肠梗阻”“偏食症”“斜视症”开出了药方。
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蓝晓霞认为,陈部长讲话站位高远,思考深刻,鞭辟入里,举措有力,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全局高度,用固本、铸魂、底色三个关键词深刻定义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重大使命,深刻回答了教育系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怎么看怎么办的重大命题,指明了学校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方向与实现路径。
正如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郭淑兰所说,陈宝生部长提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深深地激励着我们。中央音乐学院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充分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更好地肩负起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重任,也要把中华精美的传统音乐传播到全国高校,滋养千万学子们的心灵,培养当代大学生向上向善的思想,使之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的传承者。
甘肃技校 兰州技校 兰州技工学校 甘肃技工学校 兰州职业中专 甘肃职业中专
甘肃秦陇技工学校是一所专属甘肃省人社厅直接管理的全日制公办技工学校,联系电话:400-1001-865.学校QQ:2228276657,709915684,1356742130
学校地址:兰州新区秦川镇镇政府向北500米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