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汤阴县古贤镇巾帼职业培训学校教室里,来自古贤镇和菜园镇的55名村级技术员,经过7天集中培训后,正在进行结业考试。这是汤阴县举办的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村级技术员培训课程。
今年42岁的王燕彬是古贤镇南周流村村民,也是参加本次培训的学员之一。当初,一听说农业局有这样的课程,他立刻就报了名。来上课的前一天,他兴奋地一晚上没睡好。“过去种地都是靠经验,经过这7天老师们的讲解,明白了有关病虫害防治、有机肥使用、土壤改良等新知识,让我开阔了眼界。”
据了解,汤阴县通过实践探索形成了以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扶持政策“三位一体”为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教育培训类型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培育制度框架分为初级、中级、高级3个级别。同时,该县先后健全了培育对象信息库、师资信息库、教材库、基地库、教学课程库。古贤镇巾帼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是2016年该县进行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的学校之一,与此同时,在菜园镇、五陵镇还有两个教学授课点。根据授课地点的农作物不同,课程安排也不同,但都采取集中授课、田间指导、实践操作、参观考察、理论考核等方式对学员进行全日制培训。此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从12月开始,共培训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农民277名。
“咱们开设这个培训班的目的,就是解决‘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的问题,解决明天地谁来种、地怎么种的问题。”汤阴县农业局总农艺师张剑伟告诉记者,通过培训,希望能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管理能力。